香港雇员补偿保险(ECI)是保障雇员因工受伤、患病或死亡获赔的强制险,受劳工处和《雇员补偿条例》监管。雇主必须购买,否则后果严重。文章详述其涵盖范围,如医疗、工伤、死亡丧葬费用赔偿标准;投购注意事项,包括流程、投保与续保时需关注要点、保费确定及减免方式;索赔步骤,涉及雇员和雇主分别应采取的行动。旨在帮助出海企业了解相关规定,降低运营风险。
香港雇员补偿保险(EmployeeCompensationInsurance,ECI,简称劳保)是为保障雇员在受雇工作期间因工遭遇意外受伤、死亡或患上指定职业病时能获得经济赔偿而设立的一种强制性保险。由香港劳工处和《雇员补偿条例》提供监管和法律支持。违反相关规定可能导致法律诉讼、巨额赔偿以及声誉受损等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财务状况。作为出海企业,了解ECI的保险范围、理赔流程等相关要点能有效降低企业运营风险,保障员工权益,助力企业在香港市场的平稳发展,并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在这篇文章中,Knit将为您详细解读劳保的关键要点,帮助您的企业避开潜在法律风险,助力全球布局。无论您是初次进入香港市场,还是想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了解劳保的相关规定至关重要。
根据香港法例第282章《雇员补偿条例》第40条,所有雇主必须投购劳保,以承担雇主在法律(包括普通法)下的责任,否则不得雇用雇员从事任何工作,不论其合约期或工作时数长短、全职或兼职、长工或临时工。
任何雇主若不依法例投购劳保:
在香港,违反该法例的后果较为严重。如近年一名清拆工程承判商及一名运输公司的经营者因违反《雇员补偿条例》内投购雇员补偿保险的规定,于裁判法院被判罪名成立,前者被判罚120小时社会服务和罚款HD$2000,后者被判罚监禁6个月。
当雇员因工受伤或患病时,劳工保险将支付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用及门诊费用。根据最新规定,劳工保险的每日住院治疗费用上限为HK$300,而非住院治疗费用上限同样为HK$300。
工伤赔偿的金额根据雇员的年龄及工伤造成的伤害程度而定。赔偿的标准如下:
*用以工伤赔偿的每月收入最高为HK$36,550,最低补偿金额为HK$552,190
此外,若雇员因工伤永久性部分丧失工作能力,赔偿金额将根据失去赚取收入能力的百分比计算。
3. 死亡及丧葬费用
如果雇员在工作期间因工意外身亡,劳工保险将支付丧葬费用及家属的赔偿金。这笔赔偿金将根据雇员的年龄及收入计算,通常包括一笔固定的丧葬费用补偿及长期抚恤金。赔偿的标准如下:
*用以计算死亡补偿的每月收入最高为HK$36,550,最低补偿金额为HK$486,300
雇主可直接向获准在香港经营劳保业务的保险公司投购劳保,或可通过保险中介人(保险代理人或保险经纪)安排投保。
劳保保单是雇主与保险公司订立的书面合约,主要目的是通过劳保分担雇主就其雇员遭遇工伤事故所需支付补偿的风险。在订立劳保合约/续保时,雇主应披露所需的重要事实,并须注意:
倘若申报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有可能导致合约无效。
包括受保期间的雇佣情况及资料更新(例如:雇员数目、实际收入或工种等),以及提供相关证明文件(例如:强积金供款纪录),以协助保险公司准确评估风险及确定受保期间的保费,及确保能得到应有保障。若作出申报时有失实或虚报资料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赔偿被拒或索赔数额减少,而雇主仍须负责支付有关的雇员补偿。如果不肯定应否披露某些资料,建议向保险公司查询,以免日后引起争拗或索偿被拒。
劳保保费是按风险评估而定价。保险公司一般会就不同行业/工种的风险程度、其雇员总收入及下列因素来计算保费:
需要注意的是,雇员的年龄并非确定劳保保费的主要考虑因素。
雇主可考虑加强提供所需的资料、指导、训练和督导等,确保雇佣双方切实执行职业安全及健康措施,改善工作环境,以及推动安全管理、复康护理和重投工作计划等,从而降低工作时的风险。基于职业安全及健康表现的改善,保险公司便可考虑提供保费优惠。建议的改善措施包括:
雇主如在投购劳保时遇到困难,可联络雇员补偿联保计划管理局。此外,香港保险业界已推行雇员补偿联保计划,为未能在市面购买劳保的雇主提供后援市场,确保雇主能够成功投购劳保。目前,该计划的参加资格为:
不论该意外是否引起任何支付补偿的法律责任,雇主必须于14天内(如因工死亡个案则为7天内)向劳工处呈报。
将填妥之表格递交至劳工处,常见表格类型有:
包括雇员受伤期间的按期付款(即工伤病假钱)和每日医疗费等:
例如劳工处表格副本(正本递交至劳工处)、病假证明书和治疗费用收据等。此外可能还有其他证明文件,由个案或保险公司具体规定而定。雇员工伤病假期间,雇主应与投保公司保持联络,确认理赔流程并按时递交所需文件。
万领钧Knit People拥有多年的出海经验,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亚太或香港的招聘注意事项,或者您的公司有进一步在海外发展的安排,您可以联系我们并索取建议。